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二十年回顾,中国热量表发展沉浮


  来源: 供热计量 时间:2020-01-03 编辑:仪器仪表
分享到:



【仪商网-仪器仪表】为了节约能源,对集中供热的民用建筑实施用热量表计量收费,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欧洲。中国是在二十年前,开始在少数地方使用进口的热量表进行试点。当时号称世界最大的热量表生产商—法国的斯伦贝谢公司,通过免费赠送和低价提供的方式,参加了中国近10个热计量试点。1998年,在政府管理部门和供热企业的要求下,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与斯伦贝谢公司北京办事处合作,编印了《热量计量收费欧洲经验汇编》。中国热量表技术的系统研发,是建立在学习欧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的。就此意义而言,中国热量表的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了。

 


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热量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五年(1998-2002)期间,中国热量表奠定了自己的技术基础;第二个五年(2003-2007)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走向市场及应用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酷的考验;第三个五年(2008-2012)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迅速的发展中,进一步发现了问题,也逐渐明确了方向;第四个五年(2013-2017)期间,向智能化、网络化,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发展;第五个五年(2018-2022),“人工智能”、NB-IOT、物联网等新兴事物进入。

 

01、第一个五年

(1998-2002)期间, 中国热量表奠定了自己的 技术基础


2000年二月十八日,建设部发布了“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明确了“鼓励发展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和“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吹响了供热计量改革的号角,促进了中国热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生产、经营热量表的企业已超过了63家(2002年6月不完全统计)。地区分布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深圳等16个省、市、自治区。分布比较集中的北京,天津、山东三地超过了32家,约占总数的50%;这些企业中与国外的热量表专业公司合资、合作或作为经营代理的大约有15家,大约占总数的24%,中国的热表生产企业大部分是民办中小企业,大约占70%。


同样是在2000年,在建设部的主持下,《热量表》标准在我国首次制定。标准制定过程结合了我国热量表研制、生产、使用的情况,参照了欧洲热量表标准(EN1434)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R75号国际建议(OIML-75)。当时中国的热量表企业几乎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参加了编制或讨论;西门子楼宇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丹佛斯公司的专家参加了起草,编写工作。整个编制工作过程其实是一个对欧洲热量表相关技术的认真学习和深入理解的研讨过程,对国内开发、生产热量表的企业单位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的作用。


继建设部2001年2月5日发布、6月1日起实施《热量表》标准(CJ128-2000)之后;2001年12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25-2001)-热能表》,并规定2002年3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国家标准和规程,都是以当时最新的国际标准为参考和依据的。中国的热量表生产企业,都必须面对,并经受国家技术标准的考验。与此同时,原来一些技术条件差的中小民办企业,也纷纷主动寻求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合作,提高自己热量表产品的技术水平。


至此,中国的热量表从法制概念上,建立了关于生产标准和检定系统,质量保证和技术监督的体系;热量表生产企业必须按照有章可循的国家技术标准开发生产热量表。中国热量表奠定了自己的技术基础。


02、第二个五年

(2003-2007)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走向市场及应用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酷的考验


此阶段中国生产、经营热量表的企业曾超过了100家,甚至国内一些著名的大型企业,包括吴忠、华立、正泰等仪表集团公司,也曾不同程度的直接进入、积极关注或参与热量表这一新兴产业。但几乎所有的热表企业领导,都处于焦虑之中—因为市场未能达到预期的那样大,付出的投资长期未能收回,或者还不能不考虑:售后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做出的产品能否经受长期的考验?改进发展所需的投资如何筹措?以热量表为唯一产品的企业更压力沉重,甚至已有“骑虎难下”的感觉。为数不少的新企业浅尝辄止,老企业黯然退出了热量表这一领域。


关键词:回顾 热量表 发展    浏览量:898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