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新闻头条 » 正文

科学界大咖谈“十三五”——科技创新,三件事必须办好


  来源: 仪器仪表商情网 时间:2015-11-20 作者:赵永新
分享到:



“十八届五中全会给科技创新这么高的定位,作为科技工作者,我感到任务光荣而艰巨。”现年81岁的北京大学原校长、自然科学基金会原主任陈佳洱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纷纷点头。

十三五”期间,如何让科技创新真正发挥引领作用,提供“第一动力”?在科技部日前召开的科技界学习贯彻五中全会座谈会上,与会人士达成共识:有三件事必须做好。

完善创新制度 

现在的科研评价因过分强调论文的数量,使不少科研人员成了“文章机器”。

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让相关部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对于科技管理部门而言,比具体的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院长蒋开喜认为,制度的创新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科技资源的产出效率。

在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看来,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投入是基础”。“在科技投入上,要切实改变‘重物轻人’的老做法。”他指出,过去科技创新主要是支持项目,大部分经费花在了材料和试验设备上,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则支持偏少,今后应该把支持的重点转到人上,特别是要让年轻人得到应有的支持。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科技界的一项重要任务。”陈佳洱指出,目前在成果评价中片面追求SCI文章的篇数、被引用的次数和发表刊物的“档次”,而不是看做出来的工作对推动科学前沿发展的贡献,或者对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现在的科研评价因过分强调论文的数量,使不少科研人员成了‘文章机器’,这是十分可悲的。”

“评价指标是科研的指挥棒,‘数论文’的做法该改了。”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潘曹峰认为,应尽快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科研活动的不同热点分类评价,引导科研工作向科学贡献和技术成果转化并重转变。

重视基础研究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总研发投入比重仅为5%左右,而美国、德国分别为40%、28%。

“基础研究是科技‘金字塔’的塔基,是高新技术的源泉。‘怎样把基础研究搞上去’这个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陈佳洱说,与发达国家相比,现在我国的基础研究中真正能引领的还不多。

“基础研究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原始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我们同发达国家科技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韩宇指出,要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必须筑牢基础研究这个根本。

“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段’,科技创新的重心也应该随之‘转段’。”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提出的“转段”说让人耳目一新,“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很多领域都在争取实现弯道超车,由跟随向引领转变。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变了,对科技创新支撑的要求也随之改变。”

“只有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进而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雷朝滋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是国家科技发展从以跟跑为主进入并行赶超阶段的必然选择,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不仅仅是科技发展战略,也应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关键词:十三五 科技创新 五中全会座谈会    浏览量:312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