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光纤技术日趋成熟并获得广泛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厂家、用户的青睐。电子式互感器的出现能够很好地弥补常规互感器的缺陷,并且解决了许多电力系统长期困扰的难题。
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电磁式互感器的模拟输出信号需要经过采样保持、多路转换开关、A/D 变换才能传输到继电保护等二次装置。相比较而言,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信号是数字信号,易与数字式保护/仪表接口,简化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成本。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后,数字式继电保护和监控装置通过数字接口(IEC 61850-9-1/IEC 61850-9-2 协议)接受合并单元输出的数字信号即可。
目前国内各二次设备厂家均开发有数字式继电保护和测控装置,因此设备硬件能够很好地适应电子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可以为保护提供许多新功能,许多测量的功能可在保护中实现,并且可以记录故障初瞬间和断路器预分合时刻的波形,具有录波和开关状态监视的功能。扩展功能的同时,电子式互感器还增强了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造成线路差动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是电磁型电流互感器容易饱和,所采取的差动保护抗CT饱和措施使保护算法和判据更加复杂,可靠性降低。由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无磁饱和等优点,基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差动保护就能够大大简化相应的动作判据,提高快速性和可靠性,降低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动作定值和比率制动系数,提高差动保护的灵敏性。
当采用传统的电流互感器时,假设母线区外短路,连接在母线故障支路的CT发生饱和容易诱发母线保护误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高保真传变特性,能够为瞬时值母线差动以及快速母线差动保护提供基础,提高保护的快速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大大简化母线差动的判据。
造成变压器差动误动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励磁涌流无法正确识别,一是外部短路时不平衡电流引起的误动。电子式互感器的采用能够使该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首先,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后,根据励磁涌流发生时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大而故障时非周期分量小的特点,可以提出辨识励磁涌流的新原理,从而防止变压器差动误动。另外,采用电子电流互感器后,各个互感器的暂态误差较低,若各侧安装相同原理的互感器,相应的仅为0.2%,即使各侧分别采用光学式的或罗氏线圈型的互感器,罗氏线圈对应的暂态误差仅有3%,再加上其本身的暂态误差(一般小1%),综合的复合误差满足变保护5%的误差限值要求。主变三侧互感器误差均满足主变保护准确度要求,因而不会对主变差动保护造成影响。
在故障录波、故障测距中的应用
在常规站中,故障录波系统往往按照服务的对象不同而独立设置,比如针对各个电压等级及各个继保小室配置独立的录波装置,针对高电压等级的保护设备往往还根据设备类型分别配置专用的故障录波装置。数字化变电站采用三层两网结构,故障录波系统所需的模拟量通过SMV报文网络传输,开关量通过GOOSE报文网络传输,取消了大量来自保护装置及常规互感器的二次电缆,为故障录波设备集中或整合创造了可能性。同时,电子式互感器不饱和的特性可以省略录波器内部小CT,实现高保真的故障录播。
电子式互感器由于具有测量范围宽、测量精度高,有利于提高故障测距的准确度,而且非常有利于对线路保护行波原理判据等新算法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光学原理电流互感器具有反映电流的瞬时值、频带宽、动态范围大、全波形性测量的优点,为全波形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相信随着对电力系统全波形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光学原理电流互感器的巨大优势会得以发挥。
在变电站系统中的应用
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影响。电子式互感器信号采用数字输出、接口方便、通信能力强,其应用将直接改变变电站通讯系统的通信方式。采用电子式互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后,可以实现点对点/多个点对点或过程总线通信方式,完全取代二次电缆线,解决二次接线复杂的问题,同时能够大大简化测量或保护的系统结构,降低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从根本上减少误差源,简化了智能电子装置(IED)的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对变电站内不同间隔数据同步的影响。变电站内采用多间隔数据的设备主要是集中式母差保护、主变保护和故障录波。采用传统的电流互感器时,一般认为不同间隔以电磁速度传输,不存在同步问题。而电子式互感器由于软件计算、各间隔A/D转化时间可能不一致,送至保护的数据就有可能不同步,从而造成保护的误动或录波数据的失真。针对此问题,利用脉冲同步或插值法可以实现电子互感器数据同步,脉冲同步法每个合并单元具备接收1个lPPS 秒脉冲时钟接口,以接收全站统一的同步信号,靠此同步信号来实现变电站内部的数据同步,同步误差达纳秒级。当GPS同步信号丢失时,采用插值法进行同步,同步误差也可达微秒级,仍可满足保护和录波的精度要求。
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均采用光缆传输,光缆的数量很少,因此,相比于常规变电站的电缆,敷设工作量远远减少。常规电磁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每1~3月例行检查一次,1~3年进行1次小修,30年寿命周期内大修2次。电子式互感器巨大的优势,使得其在在全寿命周期内基本“免维护”,因此基本不需“大修”、“小修”,其维护工作主要是对远端模块或电气单元中的电子器件进行维护或更换,一般每5年维护1次,相比较而言,运行维护工作量大为减少。
总结
电子式互感器的巨大优势决定其在电力系统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也将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智能电网的大力发展,相关技术和产品也将加速发展,电子式互感器也将随着朝着更可靠、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向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式互感器将全面取代常规的电磁式互感器,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将更加完善。在科研单位、设备厂家、管理部门等的共同努力下,电子式互感器工程实用化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