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行业前瞻 » 正文

造船工业借智能制造进行关键期转型


时间:2016-02-24 作者:五五
分享到:



 我国造船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将为船舶工业提质增效创造机遇,推动船舶制造朝设计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等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智能船厂、机器人造船有望成为造船业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有企业积极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生产模式转型,逐步投产型钢、条材、先行小组立和小组立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促使生产效率提高24倍。随着机器人在切割、焊接等船舶制造环节得到应用,船企的生产车间融合了更多高科技、智能化的新元素,开始体会到智能制造在提升造船效率、造船精度等方面的优势。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智能制造将促使造船业"脱胎换骨"

那么,造船业如何推动智能制造,让船企搭上"智造"顺风车?业内专家建议,可采取"总体布局、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策略,即:全面布局,加强顶层设计,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组织方式,全面建立现代化造船模式,积极推进数字化造船,实现智能设计、智能产品、智能经营、智能制造、智能服务等全面上水平、上台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重点突破以下几点:一是在装焊、管系、涂装、大分段合拢等方面开展"机器换人"工作,如普及装配焊接自动化、推动管系制造高效化、提高涂装工程机械化、实现大分段合拢精度化、加速船舶行业数字化。二是借力数字化技术,加速现代造船模式的建立与深化,积极推进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制造数字化和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建设,发展智能船舶,打造智能船厂,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三是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深度融合互联网新技术,优化生产方式、投资方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等。这需要既懂造船、管理,又懂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大部分船企非常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如何引进、培育并留住这些人才值得企业管理层高度关注,也亟待引起行业重视。

当前,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加快,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热点。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我国船舶工业要顺应"互联网+"浪潮提供的重要"风口",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加速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快速迈向高端。

 

关键词:仪器仪表 测试测量 船舶制造    浏览量:347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市场观察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