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新品快报 » 正文

坚持智能穿戴设备科学发展,确保人体安全


  来源: 仪器仪表商情网 时间:2015-11-16 作者:黄岚
分享到:



技术剖析:

智能穿戴科技:

由航天领域逐步渗入民用

智能服装属于一种身体内外部信息的采集和反馈系统,同时具有感知和反应双重功能的服装。它不仅能感知身体外部环境或内部状态的变化,而且通过反馈机制,能实时地对这种变化作出反应,从而使服装变得有了智能的“感觉”。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智能算法与智能软件实验室主任黄翰教授告诉记者,最初,“智能服饰”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等特殊领域,随着传感器、无线通讯网络和微型芯片等技术的进步,智能穿戴技术渗入民用,逐步演变为目前的“智能服饰”。就黄翰教授认为,智能服饰的目的在于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这些服装可以简化我们与数字世界的联接,又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智能服装可以让人更多地与外界沟通,而不是盯着手机屏幕。”他说。

黄翰教授告诉记者,未来智能服饰的发展方向将由功能单一向多功能转换。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服装逐渐趋于多功能化。“例如,同时具备生理数据采集、环境数据采集、卫星定位及交友娱乐等功能,并使用多样化的传感器和运行器件集成,提高精确度和稳定性,在不影响穿衣舒适度的前提下使其与服装融为一体。”他说,“其次要确保对人体无害,且具有抗辐射和防雷防电的功能。”而传感器和电子元件应的柔软性,以及面料本身的可水洗性,同样也成为智能服饰能否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

“传感器技术”还有待提升

关于智能服饰,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功能性相对比较成熟的“传感器技术”。面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大部分都不支持添置传感器。但模块化设计可穿戴设备是其发展的趋势。

“运动装备是目前可穿戴设备产品比较集中的领域,智能手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估算用户走的步数,智能跑鞋中通常采用压力传感器采集用户双脚落地的压力数据,由此分析用户的跑步数据。”黄翰表示,“相对于传统传感器的工业应用,智能服饰更需要新型符合服饰舒适美观要求的传感器。”

就目前而言,传感网络仍面临着通信能力有限、电源能量有限、计算能力有限等诸多挑战,传感器网络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因此必须具有可重构和自调整性。“因其感知数据采集环境复杂,数据实时性强、数据量大,我们需要研究稳定高效的数据流采集、管理、查询、分析和挖掘方法。”

据介绍,传感器在智能穿戴设备中仅仅担任数据采集的角色,最终设备是否能准确输出我们关心的信息,这中间还涉及复杂的信号处理过程,由于可穿戴设备有限的计算能力,限制了许多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因此其准确性还有待提升。“例如,运动手环很可能将手的摆动误认为一定是走路或者跑步。”黄翰这样说道。


关键词:智能穿戴 黄翰 传感器    浏览量:456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