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市场分析 » 正文

图像传感器之像素缩放竞赛


  来源: 传感器专家网 时间:2020-05-14 编辑:仪器仪商WXF
分享到:



高分辨率相机不一定等同于更好的照片。这是像素尺寸和分辨率之间的权衡问题。像素缩放意味着像素更多,当分辨率超过40MP和50MP时,这些功能可能超出了人们的视野,无法看到它们捕获的内容。对于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更好的量子效率(QE)和信噪比的像素是图像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智能手机不会取代专业数码单反相机。但显然,智能手机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功能。Veeco产品营销高级经理Ronald Arif表示:“人们一定会为5G吸引更多的带宽和潜在的应用,例如现场体育赛事的8K流媒体到实时AR / VR / MR游戏。”“最新的5G手机中的摄像头已经变得更加先进。他们开始整合用于深度感测的VCSEL器件,该器件可用于从客厅的自动对焦到3D映射的任何地方。可以想象将具有深度映射功能和5G的高级相机组合在一起。这可能会打开丰富的新应用程序,例如游戏,实时流媒体,远程学习和视频会议。”


在其他创新中,供应商正在运送近红外(NIR)图像传感器。NIR可以照亮可见光谱之外的波长的物体,是为在近乎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工作的应用而设计的。OmniVision的新近红外技术使940nm的不可见近红外光谱提高了25%,而在几乎不可见的850nm的近红外波长上,则提高了17%。


在单独的开发中,Sony和Prophesee开发了基于事件的视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面向机器视觉应用,可在各种环境中检测快速移动的物体。


2、像素缩放竞赛


几年前,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开始了所谓的像素缩放竞赛。


像素缩放竞赛指在给定时间段内减小每一代的像素间距,像素间距描述了设备中每个像素之间的距离,较高的像素密度等于更高的分辨率,但并非所有传感器都需要较小的间距。


图像传感器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芯片。顶层称为微透镜阵列,下一层是基于马赛克绿色,红色和蓝色阵列的滤色器,再下一层是有源像素阵列,它由称为光电二极管的光捕获组件以及其他电路组成。


CMOS图像传感器的框图。资料来源:OmniVision


有源像素阵列细分为微小的单个感光像素,像素由光电二极管,晶体管和其他组件组成,像素大小以μm为单位。


像素尺寸较大的图像传感器会收集更多的光,这意味着信号更强。较大的图像传感器会占用电路板空间。像素较小的图像传感器收集的光较少,但是您可以将更多的传感器封装在芯片上。反过来,这提高了分辨率。


目前,有几种方法可以在晶圆厂中制造图像传感器。


方法一是形成像素阵列。流程从在基板上进行正面处理开始,晶片被粘结到载体或处理晶片;然后,顶部经过注入步骤,再进行退火工艺;最后,顶部涂有抗反射涂层,彩色胶卷和微透镜被显影。


方法二是先对硅基板的表面进行注入步骤,在顶部形成扩散阱和金属化叠层后,结构被翻转,沟槽刻在背面,衬层沉积在沟槽的侧壁上,并填充有介电材料,最后,滤光器和微透镜在顶部制造。


几年前,图像传感器的像素间距为7μm,而发展到2020年,索尼已经突破了0.7μm。在这场像素竞赛中,厂商们经历了多次技术的变革。


①、高速发展的FSI时代


直到2009年,主流CMOS图像传感器都基于前照式(FSI)像素阵列架构。在操作中,光线会照射到设备的正面,然后微透镜收集光并将其传输到彩色滤光片,光再穿过互连的堆叠并被二极管捕获。最后,电荷在每个像素处转换为电压,然后信号被多路复用。


多年来,FSI体系结构使供应商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据TechInsights称,FSI体系结构使供应商的间距从2006年的2.2μm减少到2007年的1.75μm,但到2008年时,像素缩放卡在了1.4μm的瓶颈上。


②、BSI继续加速启动像素缩放


因此,从2009年左右开始,供应商开始使用一种新的架构——背面照明(BSI)。BSI体系结构将图像传感器颠倒了,光从硅衬底的背面进入。因为光子到光电二极管的路径更短,从而提高了量子效率。


FSI与BSI。资料来源:Omnivision


在像素缩放方面,BSI传感器技术可在1.2μm至1.4μm的范围内实现最佳像素尺寸,而堆叠式BSI可使具有此类像素尺寸的传感器的占位面积保持在30mm2以下。因此 ,可以使用四像素架构启用亚微米尺寸的像素,从而实现超过48MP的分辨率。


但在BSI中还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在像素缩放中,光电二极管(关键的光捕获组件)在图像传感器内缩小,从而降低了效率,而且二极管靠得更近,容易产生串扰问题。


关键词:图像传感器 像素缩放竞赛    浏览量:1391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市场观察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