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新闻头条 » 正文

“科学号”300余件观测仪器 航程7800余海里


时间:2017-01-04 作者:五五
分享到:



王凡介绍,本航次历时54天,航程7800余海里,成功回收2015年布放在这个海域的11套深海潜标和300余件观测设备,并重新布放14套深海潜标和440余件观测设备,再次刷新了单一航次布放、回收深海潜标观测设备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实现了潜标布放和回收作业常态化。 “在前几年,我们一个航次大概只能完成一到两套潜标系统的作业,根据这几年的经验积累,我们用自己设计的流程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 ”据汪嘉宁介绍,之前的潜标设计都是由国外完成的,经过这几年国内海洋科研的发展,我们自主研发设计了潜标设备搭载系统,平均一个潜标我们可以配置57件科研设备,这大大提高了效率,我们的搭载系统都是国产的。现在我们一个航次平均可以实现25套次的作业,效率提高了十余倍。 ”汪嘉宁说,此次航行,科考队员还进行了30余个观测点的温度、盐度、溶解氧、营养盐、洋流和湍流等综合观测。据了解,本航次潜标回收数据恰逢本世纪最强厄尔尼诺事件生成、发展、消亡和向拉尼娜事件转换的全过程,将会为科学家解读气候变化和其与暖池、大洋环流的关系等提供最新最直接的数据支撑。

实时传输难在哪里

汪嘉宁向媒体记者介绍,本航次“科学号”在实时传输数据克服了很多障碍问题,其中无线通信就是一个挑战。

汪嘉宁:在无线通信方案中,科研人员是利用声呐技术,让信号以声呐为载体通过水传到水面上,而有限数据传输的实现则得益于我们自主研发的海用线缆。我们的浮体和潜标之间还有线缆连接,这个线缆必须要有很好的破断力,不管在怎么恶劣的大海天气中,都可以保证它不出现问题,韧性十足,另外,我们的线缆里还有一根通讯线缆,我们的通讯线缆也是破断力很好。能够实现实时传输,这些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此次布防的深海潜标中,有两组潜标每3个小时就会往回发送8封邮件,其中一封状态邮件,7封数据邮件。

汪嘉宁:为了保证这些潜标能工作一整年,科研人员在设计时使用了大容量的电池,而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也设计了十分严谨的工作流程。采集数据是十分消耗电量的,为了提高设备的功能效率,降低了采集数据的功耗,给设备加了自我识别工作系统,潜标可以自我识别当下的环境,避免无效和重复的采集,这大大降低了电量浪费率。我们的设备还可以智能地压缩数据,实验室里收到的数据都是压缩过的,这也缩短了传输时间减少了能耗。

关键词:仪器仪表 测试测量 观测仪器 海洋科考船    浏览量:529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