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省市区三级国资联手,郑州崛起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来源: 36氪 时间:2023-11-13 编辑:清风
分享到:



郑州高新区已集聚传感器相关企业3011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中有600余家与传感器产业相关,占全区高企总量的 51%。




11月7日,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落下帷幕,连续五届举办国内最高规格的传感器大会,郑州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决心,引发了业界关注。年300亿的传感器产业基础,出现了汉威科技等传感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面对MEMS步入蓬勃发展的产业快车道,这座中部城市如何从人才、资金、政策层面突破瓶颈,实现领跑?如何凭借下游仪器仪表制造和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的优势,向上抓住智能传感器爆发的风口?郑州从政府到产业端,都积极参与了解题人的角色。


MEMS的战国时代


说到智能传感器,就不得不提MEMS。

MEMS是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的简称。在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看来,传感器是半导体产业的分支,传感器的发展迭代与集成电路几乎同步。在业界,MEMS被认为是使用类似于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微型器件,与经典的集成电路相比,MEMS传感器是机电系统直接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常见的应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麦克风、压力传感器、振荡器、能源收集器和射频滤波器等。

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经过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MEMS传感器的典型特征就是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其集成化发展有如摩尔定律。随着各类设备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搭载的传感器数量也逐渐增加,在单一芯片上集成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传感器,以及滤波器、控制器、执行器、通信单元等,通过多传感器的融合与协同,可以实现多参数的同时监测,提升信号识别与收集效果,提高设备集成化程度,节约内部空间。

根据赛迪顾问在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上发布的全球传感器产业趋势白皮书,2022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792.4亿美元,其中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472.6亿美元,占传感器总市场规模的26.4%,到2025年,全球智能传感器的份额会达到整个传感器产业的1/3,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有专家评价,现在正处于MEMS的战国时代。


资本知识密集的阻碍


MEMS产业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试、量产和封装、测试)、系统集成应用三个层面,就全产业链概念来说,还包括材料和设备。上游研发设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研发中试平台,多数企业都是和这些机构合作研发设计MEMS产品。据赛迪早先关于MEMS制造的白皮书,中国MEMS产业规模和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华东地区IC基础较好,MEMS产业资源集聚,产业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整体实力较强。

MEMS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到自然及工程科学的所有领域。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特点决定了 MEMS 技术的人才门槛、资金门槛、技术门槛均较高,很多企业依然会对此望而却步,权衡投入产出是否值得。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新准在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上说,“奥松电子有一半是技术研发工程师,研发投入占比非常高。”他表示,MEMS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跨学科的产业,开发一款新的MEMS智能传感器,研发难度较大,从研发到推向市场,量产周期长,成本很高,能沉得住气承担起如此重任的民营企业较少,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大多数MEMS 生产线是国企或央企建设的。

郑州高新产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罗永嘉告诉36氪河南,国内较为成熟的传感园区都十分依赖于园区的中试线,如上海嘉定传感器产业园,“超越摩尔”的MEMS中试线的建立,为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打好了基础,从中试线孵化的上市公司已经有2家。苏州纳米城借助于MEMSRIGHT中试线,孵化了如敏芯微、中微等上市公司,聚集了大量的传感器上下游企业,极大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据统计,近年来国内已建成11家 MEMS 中试平台,正在建设的有4 家,其中苏州纳米所是目前国内最成功的 MEMS运营平台,技术成熟、运营经验丰富,具有成熟案例供借鉴。


三级国资联手建MEMS中试线


电子信息产业是河南的战略支撑产业,智能传感器更是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

论产业实力,郑州在智能传感器及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已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形成了气体、气象、农业、电力(网)、环境检测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及批量生产能力,但是,整体呈现出大而不强的态势。究其原因,是因为省内企业技术更新落后于长三角同行,人才和资金投入成为短板。

关键词:郑州 智能传感器 MEMS    浏览量:177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