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新闻头条 » 正文

即将上市的某国产仪器厂商却曝多项财务数据不合理


时间:2016-04-15 作者:五五
分享到:



按照招股书的介绍,其自产的仪器,在并未明确用途主要用作试剂产品配套销售前,会计处理统一按存货管理;用于配套销售的,客户验收后,从“库存商品”转为“固定资产”。也就是说,只要该公司生产出仪器类产品,能卖出去,则可以直接转化为营业收入,而如果卖不出去,则可以作为配套产品“送”给客户使用,而“送”出去的只是产品的使用权,所有权依旧归公司所有,因此这些“送”出去的产品反而增加了公司的固定资产,这样的“买卖”似乎很划算。

然而,关键问题却出在这些用于配套销售的仪器价值认定之上。如果这些产品作为商品进行销售,由市场定价,自然是货真价实的,然而“送”出去的产品在转变为“固定资产”后,该公司是否是按照成本定价的呢?

其在招股书中介绍产能情况时,提供了其仪器类产品剔除配套产品外的销量数据,在毛利率进行分析时,又介绍了其仪器类产品作为普通商品销售所实现的销售收入。由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仪器类产品作为普通商品销售时的单价,报告期内该类产品的单价分别为2.08万元、2.15万元、2.23万元和2.42万元。理论上讲,这一单价不应该高于其作为试剂配套商品所认定的单价,因为后者的价值是由“库存商品”直接转为“固定资产”的,其价值应该为成本价,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

在招股说明书中,其提供了其配套销售仪器的数量和金额,我们依据该数据核算出其配套销售仪器的单价,其报告期内,此类模式下每台仪器的价值竟然分别高达2.02万元、4.26万元、7.18万元和8.90万元。纵向对比来看,作为普通商品仪器销售的单价虽然每年有所上涨,但是总体波动比较平稳,涨幅尚算合理,而作为配套销售仪器的单价却每年都在大幅上涨中,尤其是2013年价格竟然是2012年单价的两倍多,而至20156月,其价格已经上升至2012年的4倍多,这种价格的变化与正常销售单价相比明显缺乏合理性。

将“送”出去的产品作为固定资产来计算,本身就已经存在着漏洞,而该公司却在这漏洞之上还做起了文章,将送出的商品价值提高至离奇地步,显然公司的目的还是为了通过虚增资产来粉饰业绩,为顺利过会打基础。


关键词:仪器仪表 测试测量 国产仪器厂商    浏览量:462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